新聞稿
即時發佈
2025年2月8日
李惟宏議員2025/26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撮要
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公佈,金融服務界李惟宏議員已將業界寶貴意見,整合並交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,期望新一份預算案有一系列支持金融業發展的政策措施,希望香港金融市場繼往開來、再展光芒。以下為建議書撮要版:
I. 開源措施
(1) 基建項目證券化
- 就未來的大型發展項目,例如北部都會區,以及3條過海隧道和今年5月收回大欖隧道,可研究在相關基建項目的現金流收入中,應用證券化方式來發債融資,增加庫房收入,以紓緩財赤壓力
- 政府應促進金融產品零售化。為推進普惠金融發展,以及滿足市民對固定收益產品的需求 (包括銀債、iBond及機管局債券等),政府應積極推動債券零售化
(2) 提高機場旅客相關費用及交通違例罰款
- 機管局現時向每名旅客收取介乎255元至365元的機場相關費用(包括離境稅、旅客保安費及機場建設費);為提高政府收入,當局可考慮在不影響旅客的旅遊需求下,研究向乘坐頭等/商務艙客位旅客收取較高的機場相關費用
- 適度提高一般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,例如違例泊車罰款,以加強對交通違例的阻嚇作用
II. 節流方案
(1)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,精簡人手
- 加快「企業版智方便」建設,盡早促進政府各部門與商業機構之間的數據共享,當中包括商業登記處、稅務局等,以作認證企業身分及核對企業簽署,從而便利和簡化企業申請續牌、銀行開戶等程序,將有助節省人手開支並提升效率
(2) 嚴控各項政府開支增長
- 建議可按績效指標評核公務員表現,對於表現欠佳者,應縮減有關職位。政府亦須檢視社會福利、醫療衞生及教育等三大開支項目,並研究削減部分開支的可行性;以及積極考慮提高每年節省經常開支百分之一的目標,以加快縮減財赤的進度
- 政府亦應審視各項工程實施的必要性及效益,盡量削減不必要的工程開支;例如暫緩交椅洲人工島項目,並集中資源發展北部都會區
(3) 嚴懲社福詐騙及濫用情況
- 政府應檢視現行的社會福利制度,包括綜援、公屋和「2元乘車優惠」等,加強監督和查核機制,並加重罰則嚴懲詐騙及濫用情況
- 對於長者2元乘車優惠,可考慮設立優化機制,例如限制有關優惠不適用於各個陸路口岸過關的專線小巴;或者在不影響營商環境及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之下,研究推行拍卡制度以助解決「長車短搭」問題
III. 提升金融市場競爭力
(1) 深化上市及市場改革
- GEM改革措施未能大幅刺激GEM市場的活躍度,港交所應重新檢視有關情況
- 監管機構亦應檢視前置式監管方式、著重披露為本的監管原則、檢討雙重存檔機制、研究降低上市要求,以及對上市公司進行收購合併的相關規則拆牆鬆綁
- 推進市場改革方面,包括優化除牌機制、設立除牌公司場外交易 (OTC) 市場、研究取消手數要求、改革強積金計劃和恒生指數篩選機制等等
(2) 改善金融發展不均衡
- 政府應正視香港不少金融機構將業務重心轉移至服務其他海外巿場
- 政府須推動更多業務支持交易香港產品、在香港上市,致力促進本地、中資、外資金融機構,不論大中小規模,均能共同發展,發揮潛能
(3) 加快構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
- 必須配合中央政策 (包括人民銀行),並與中國相關部門充分合作 (例如上海黃金交易所),迎合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,而特區政府則須監察及督促有關進度,並協助業界積極作出相應配合
- 貴金屬業界在銀行開戶遇到不同的困難 (虛擬資產業界亦如是),也被視爲高風險類別金融機構,未來希望金管局多加關注這些問題
- 香港應爭取盡早加入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》(RCEP),讓業界能以零關稅將黃金和其他貴金屬從香港輸出至RCEP成員國家
(4) 擴闊跨境理財通2.0
- 建議監管機構與內地監管部門研究,調低合資格香港券商的入場門檻 (包括現有5億港元交易額的要求),讓更多內地和香港券商參與,並允許一家內地券商與多家香港券商建立合作安排
- 訂立大灣區各類金融專業資格互認機制,讓兩地從業員能全面開展業務,並繼續擴大投資產品範圍
(5) 促進虛擬資產及期貨市場發展
- 虛擬資產: 建議容許零售投資者參與更多不同類型、不同幣種的虛擬資產交易,以及加快審批牌照升級
- 期貨和衍生工具業務: 建議期交所盡快實現23小時交易、增加假期交易的期貨品種,以及開放更多虛擬資產期權及期貨的衍生產品,有助強化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
(6) 持續優化「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」
- 政府可考慮進一步提升對資產審查的靈活性,例如不應嚴苛要求每日結餘須有3,000萬元資產,而可改以同等資產值的月結單作證明
- 建議將3,000萬元的部分資金指定投資於香港上市證券、獲證監會認可的基金,以及黃金相關產品
(7) 優化印花稅制,刺激交投
- 借鑑過去豁免印花稅對帶動相關金融產品交投的經驗,建議政府考慮在財政情況許可下,再度下調股票印花稅,例如單邊收取0.05%,藉此刺激港股成交額,提升港股競爭力和促進高頻交易活動
- 建議豁免或調低雙幣櫃台的股票印花稅,對政府財政收入影響不大,亦能促進人民幣業務發展
IV. 促經濟惠民生
(1) 支援中小企
- 適度寬減企業的利得稅 (例如以1,000元為上限) 及商業登記費用;證監會亦可繼續寬免 (或分階段增加) 中介人及持牌人士的牌照年費,這將尤其是有利中小型券商,減低營運成本,支持業界發展
- 金管局可考慮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貸款寬鬆政策,例如優化銀行有關「部分還本」選項的彈性安排
(2) 支援市民
- 適度寬減薪俸稅 (例如以1,000元為上限) 和差餉 (例如以一個季度為限),亦可繼續補貼市民的電費及交通開支,發揮「撐經濟、紓民困」的重要作用
- 財庫局亦可增撥資源加強對社福界的理財教育及相關支援服務,透過加強向公眾講述審慎理財的概念,協助他們實踐理財規劃,以及推廣最新的金融防騙信息,以免他們墮入金融騙局
(完)
另附:李惟宏議員所參與的議員協作平台G19,於政府總部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時,就2025/26年度財政預算案表達的8點共同倡議:
G19會見財政司司長就預算案提出8點共同倡議
- 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」削減部門經常開支幅度,增強至2年內最少減5%
- 全面檢視各公營、法定、資助機構及基金的收支和績效,包括人手及薪酬架構、取消過時服務、合併重疊機構、回撥過剩儲備等
- 改革公務員增薪點制度,切實獎勵表現優異者,促使平庸者改進
- 檢討各類政府及公共服務收費,包括咪錶位收費、交通違例罰款、公營醫療收費等
- 研究將更多體育博彩規範化,以打擊非法外圍及避免稅收流失
- 加強「招商引才引資引客」,包括通過更積極的稅務及土地政策,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企業、產業和資本落戶香港,聯同旅遊業界協同對外招商引客
- 優化推動及資助盛事活動機制,重質重量,強化經濟及旅遊效益評估,鼓勵企業和社會參與,包括容許資助演唱會類活動;考慮向企業贊助盛事開支提供額外稅務優惠;為「香港演藝博覽」提供恆常資助等
- 加緊推動銀髮/適老經濟,包括優化合資格年金、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及自願醫保扣稅安排;爭取允許內地企業年金、個人養老金投資香港多元化產品;開發更多養老金融產品;鼓勵各行各業推遲退休年齡等
G19召集人謝偉銓議員指出,香港經濟現正面對多項內外挑戰和不明朗因素,包括高息環境、樓市不振、內地增長放緩及西方反華勢力打壓等,特區政府連續3年錄得較大赤字,上述因素固然有關,但另一主要成因是政府經常開支增長過快,易放難收。
政府要秉持《基本法》規定的審慎理財、量入為出原則,嚴控經常開支,但亦不應大幅減少投資未來,必須加緊推動經濟及產業多元化發展,按「能者多付」原則適度開源增收,G19的8點倡議反映了有關理念和原則。
(完)
有關「G19」:
「G19」是由18位香港立法會議員組成的合作平台,包括9位功能界別議員陳健波(保險界)、廖長江(商界二)、陳振英(金融界)、謝偉銓(建測規園界)、李惟宏(金融服務界)、邱達根(科技創新界)、姚柏良(旅遊界)、霍啟剛(體演文出界)及嚴剛(商界三),以及9位選委會界別議員馬逢國、李浩然、周文港、洪雯、梁毓偉、陳沛良、陳曼琪、簡慧敏及譚岳衡。G19召集人為謝偉銓議員,兩名副召集人為姚柏良及簡慧敏議員。
有關李惟宏議員辦事處:
發揮諮詢和服務業界及市民的功能,積極收集及反映意見,促進政府政策實施;同時,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講座及活動,推廣投資理財及防騙教育。
李惟宏議員辦事處新聞界查詢:
李惟宏議員辦事處(徐涵 / 曾凱欣)
電話:+852 3686 2071 電郵:info@robertlee.hk